中欧趋势(王盖盖中欧关系的短期恶化趋势与长期改善策略)

【编者按】本文为作者授权,“秦安战略”在今日头条平台独家原创刊发,转载自“库智交外大”。作者王盖盖,大外交智库GDYT创始人兼院长。

摘要:中欧关系正处于大变局的前夜。由大外交智库王盖盖院长领衔,撰写和出台一份报告,并且已经得到相关领域专家的指正。

王盖盖:中欧关系的短期恶化趋势与长期改善策略

中欧关系的未来发展将会分为短期和长期趋势。短期来看,中欧关系正在加速恶化,未来两年依然处于低迷阶段。但长期来看,随着美国民粹主义的发展和欧洲内部问题之丛生,以及全球治理各种问题的需要,欧洲将会被迫求助于中国。不过,中国需要解放思想,主动改变原有策略、积极调整思路,才能在两年之后逆转中欧关系恶化的趋势。

中欧关系恶化的新迹象

从短期趋势来看,中欧关系将会处于较大困难期。双方之间分歧和矛盾太多,且大多是结构性的、体制性的矛盾。新冠大流行虽然呈现缓解迹象,中国面临的国际压力减少,但是俄乌战争使得欧洲对中国充满了误解。中国的客观中立立场,总是被欧洲人解读为对俄罗斯的单方面支持。

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反制。欧洲国家不仅拒绝维护公道,反而片面指责中国。英国主张在亚太加强军力部署,德国甚至直接宣称一旦台湾海峡有事他们将会派遣军舰介入(德国新政府将中国定义为“体制性”的竞争对手)。

布鲁塞尔本月提出针对中国的一项禁令,将会对中欧贸易形成阴影。欧盟的对华鹰派正在与实用主义者进行斗争,迫使后者转变对华政策。鹰派认为,欧盟应该从与俄罗斯打交道中吸取教训,并迅速与盟国合作,转向对中国施压。一位欧洲贸易官员强调“需要通过加强贸易上的防御工具来应对中国”。

王盖盖:中欧关系的短期恶化趋势与长期改善策略

中欧商贸关系正在遭遇重挫。9月21日,中国欧盟商会发表报告指出,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正在受到侵蚀。根据该机构的一项调查,近四分之一的欧企考虑将现有或计划中的投资移出中国,这一比例为过去十年来最高。报告也显示,欧洲企业正在思考应该在什么地点以及如何生产产品,并认为有必要让全球供应链更具适应性和替代性。但报告也认为,欧洲企业不会和中国完全脱钩。

北约首次明确将矛头指向中国。6月底,北约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了峰会。北约提出了一个新的《战略概念》,明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构成的系统性挑战”以及俄中两国“不断深化的战略伙伴关系”是北约的主要关注事项。从种种迹象中可以看出,北约内部未来可能会建立一种新的合作机制,或者成立一个部门专门用来应对中国。北约东扩不仅将会针对俄罗斯,也将会针对中国。早在21世纪初的时候,美国就已经将蒙古作为北约东扩的终点。另一种可能是,美国未来把奥库斯海权联盟进一步扩大,不仅包括美英澳三国,还可以把日本、印度拉进来。美国可能选择将其与五眼联盟、四国机制合并,形成了一个针对中国的九国军事联盟:美、英、德、澳、加、日、印度、韩国、印尼,也就是“北太平洋公约组织”。

此外,欧洲政客表达了与台湾当局加强合作的意图。一个由欧洲立法者组成的跨党派团体表示,欧盟应该“尽快”启动与台湾达成投资协议的谈判。这个35人的小组包括来自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爱尔兰、丹麦和乌克兰的国家立法者,以及来自欧洲议会的成员。立陶宛对台独势力的支持,使得一些国家希望效仿之。在波罗的海、中欧和东欧的一些地区——如捷克、斯洛伐克、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对台湾当局产生了新的兴趣。台湾市场虽然比中国小得多,但仍然可以为其贸易伙伴提供先进的制造能力和世界知名的半导体产业。

王盖盖:中欧关系的短期恶化趋势与长期改善策略

欧洲国家内部的对华政策分歧与变化趋势

欧盟国家对华政策不是铁板一块。从国家角度来看,在欧洲大国中,法国对华政策较为友好,德国处于摇摆,英国在短期内将会不断恶化对华关系。德国是欧洲的经济大国,它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性较强,因此经济压舱石的作用依然会比较明显。英国是高度实用主义的国家,虽然短期内英国不会主动改善对华政策,但只要中国始终抱有善意,英国就会有所调整。

从内政角度来看,民粹主义政党执政的国家,对华关系相对友好。波兰是民粹主义政党长期执政的国家,但中波关系一直比较稳定。意大利的五星运动—北方联盟执政期间,与中国的关系也比较友好,大力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民粹主义力量的增长,主要受制于这些国家对俄罗斯的态度,尤其是反战情绪。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后,欧洲国家很多民众反对本国政府援助俄罗斯,因此,最近几个月民粹主义的力量在很多国家处于上升趋势。

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后,欧洲内部面临多重危机。这些危机导致欧洲国家设法转移民众视线,客观上导致了对华关系的恶化。俄乌战争之后,北约国家对乌克兰提供了武器支持,但北约内部分歧严重,德法意是一个阵营,美英波是另一个阵营。他们分别开会,各自协调。冯德莱恩虽然是一位来自德国的“铁娘子”,但她徒有虚名、能力很差,缺乏协调能力。以前普罗迪、容克、巴罗佐、范龙佩那样有威望的领袖不复存在了。

北约国家的内政面临空前困难。主流的建制派普遍正在衰落,很多人开始担心北约能否持续存在下去,这种悲观声音此起彼伏。马克龙在4月份赢得了总统大选,但他当选的合法性非常弱。整体上他的支持率也就是法国民众的30%,而代表极右翼的勒庞影响力持续扩大。到了6月份,马克龙在国民议会选举中遭受挫败。未来这个政府的执政将会非常困难。法国国内梅郎雄、勒庞都是亲俄人士,他们的选民基础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马克龙。从长期历史来看,民粹主义政党支持率越来越高,最终会夺取政权。2012年选举的时候,勒庞在第二轮得票率是30%。2017年的时候,勒庞第二轮的得票率是35%。今年已经达到了42%,未来在2027年、2032年的时候,她肯定会夺取政权。法国铁定会退出北约。

意大利上次大选的时候,两个民粹主义政党联合组阁,但这种合作没有维持很长时间。俄乌战争爆发之后,建制派总理德拉吉盲目支持北约,已经把国内经济搞的一团糟。根据最新民调,右翼和极右翼政党准备联合执政,但是这个联盟也会非常弱。

王盖盖:中欧关系的短期恶化趋势与长期改善策略

欧洲对华脱钩的限制性因素

不过,对华脱钩并不容易。德国慕尼黑的IFO研究所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欧盟和德国与中国脱钩,将会引发中国的报复措施,这会是德国付出相当于英国脱欧大约六倍的代价。其中的一位作者认为,公司不应无故拒绝重要的贸易伙伴,而应该额外从其他国家采购投入,以减少对中国的一边倒的关键依赖。

报告认为,一旦与中国爆发贸易战,德国损失最惨重的三个行业是汽车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商、机械设备制造商。报告还指出,德国作为一个出口大国,调整商业模式的解决方案是与美国等理念相似的国家形成战略伙伴或者签订自由贸易协议,这意味着德国企业的供应链需要做出调整,欧盟和美国的自由贸易协议可能缓冲掉对华脱钩带来的一部分负面影响,但无法抵消全部影响。

德国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则认为,德国对中国经济的依赖程度被夸大了,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中国的整体出口依赖不会是一场灾难。

王盖盖:中欧关系的短期恶化趋势与长期改善策略

中国如何变被动为主动

就长期趋势而言,尽管中欧关系困难重重,中国依然有可能改善与欧洲的关系。但是,中国必须改变策略、调整思路,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第一,气候变化问题可以成为中方的筹码。大外交智库GDYT研究团队曾经向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请教,他认为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要远远弱于欧美国家,气候变暖可以为中国带来丰沛的降水和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度。大外交智库认为,欧洲国家地势较低,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较大,因此欧洲有求于中国。中国可以将欧洲国家尊重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履行气候义务的必要条件,将二者进行挂钩。同时,这样做还可以警示欧洲各国的绿党,迫使他们不要继续干涉中国内政。

第二,特朗普2022年赢得中期选举并在2024年再次当选总统是大概率事件,也有可能他指定其他人选成为接班人。这势必导致跨大西洋关系裂痕增加。拜登上台以后,虽然大力援助欧洲,但这种政策在美国国内得不到支持,美国人不喜欢为欧洲做出奉献,他们希望美国总统服务于美国人民。在民主党这一边,即使希拉里、贺锦丽代表民主党竞选总统,也难以取胜。欧洲对此非常紧张,他们担心特朗普上台后,拜登所有的承诺都会不算数。

2022年和2024年美国政局将会出现一个变化,即保守派压倒自由派,重新夺取权力。这至少传递一个信号,即美国联合欧洲对付中国的努力失败了。特朗普上台之后,将会加大对欧洲的盘剥。这是因为,特朗普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希望获得利益,并不关心获得利益的方式。如果中国拒绝让步,他就会将矛头转向欧洲。压榨中国是很难的,压榨欧洲是容易的。

王盖盖:中欧关系的短期恶化趋势与长期改善策略

第三,中国应该加大与俄罗斯的合作,增加处理与欧洲关系的筹码。如果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有限,他们西方人就会认为是他们的对华经济威慑起到了作用,进而会更加展现一种对华强硬姿态。如果中国表示增加与俄罗斯的合作,那么不仅会巩固中俄关系,而且会使得西方国家有求于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同样如此,只有中国表现出不惧制裁的姿态,欧洲才会有所忌惮。

第四,中国缓和与欧洲关系,可以采取轻重有别的策略。鉴于英国短时间内对华敌意较重,法国独立自主意识较强不会追随美国遏制中国,因此中国可以选择将德国作为改善中欧关系的突破点。中国可以增加与德国、法国的文化交流。尤其是,中国可以大力提倡法语、德语的传播,在各级学校中开设这两种语言的课程。这样做不仅可以让中国民众摆脱对英语的依赖,还可以拓宽中国民众的视野,学习多元化的西方文化。

第五,针对欧洲部分国家伤害中国核心利益的举动,中国应该制定一个比较明确的原则。尤其是,中国应该严格区分友好国家、不友好国家,采取有别的政策。中国要避免让欧洲人认为,惩罚立陶宛就是惩罚所有欧洲国家。

第六,中国可以尽量将欧洲和美国区分开,避免同时得罪。例如,在外交辞令中,可以避免说“北约如何”,而仅仅说“美国如何”。这样可以缓解欧洲对中国的敌意。中国应重点揭露美国制造了俄乌冲突,而欧洲其实是受害者。

王盖盖:中欧关系的短期恶化趋势与长期改善策略

总之,处理中欧关系中的挑战,中国最好的策略就是适度变革,同时坚持自己的既定原则,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不妥协,在重大经济利益问题上不让步。中期选举之前,拜登政府将会面对各种内政麻烦。中期选举之后,随着美国内斗加剧,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筹码就会降低。共和党掌控两院之后,拜登政府的财政能力将会受到制约,他很难继续为欧洲做贡献,因此美欧联盟就会受到削弱。

发布于 2023-03-21 13:03:16
收藏
分享
海报
169
上一篇:38(38军为何能打成万岁军) 下一篇:农行银行(最新农行连发三条重要公告)
目录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